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中,什么是自锁和互锁?如何实现?
自锁是在继电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通常用于控制自身回路。例如,将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的电动开关并联,当启动按钮按下时,接触器动作并闭合辅助触点,实现状态保持。即使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
自锁是一种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用的机制,当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用于对自身回路的控制。例如,当启动按钮被按下时,接触器动作,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从而保持回路接通状态。即使此时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
自锁是指当启动按钮被按下时,接触器吸合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从而形成一个持续通电的状态,使得接触器保持吸合。这种状态下的接触器能够自行保持闭合状态,不需要持续按压按钮。 互锁是指在一个接触器吸合后,通过该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电路,确保两个接触器不会同时吸合。
自锁是指通过接触器自身的辅助常开触点使线圈保持通电,以此来维持电路的持续工作状态。实现自锁的具体方法是将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这样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从而形成一个闭环回路,使线圈持续保持通电状态。
自锁和互锁是电气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两种控制方式,它们有着不同的原理。自锁原理:自锁是利用接触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头来保持接触器线圈持续得电的控制方式。以电动机启动控制为例,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通电,主触头闭合使电动机运转,同时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闭合。
自锁功能是通过利用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来实现的,主要用于启动和保持控制。当接触器线圈通电时,自锁能够让线圈保持通电状态,从而维持电动机的运转。 互锁功能则是通过使用另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来实现对原有接触器线圈的控制。
设计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单向连续运行的继电接触器。
设计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单向连续运行的电路时,可以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具体实现方式如下:当按下按钮SB2时,接触器KM线圈将被通电并吸合,同时其辅助触点将保持接触状态,形成自锁机制。如果此时按下停止按钮,接触器KM线圈将失电,触点断开,停止电动机运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又能单向连续运行的电路如图:工作原理:按下按钮SB2,接触器KM线圈通电吸合,同时辅助触点KM自保,按下停止按钮接触器线失电,接触器KM断电。FR是热过载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按下SB3接触器线圈KM通电,松开SB3按钮,接触器KM线圈失点。此时工作在点动状态下。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固定部分)、转子(转动部分)、端盖、轴承、接线柱、接线盒、风扇叶及风扇罩等组成。
...试设计一个继电控制线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按下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启动,小车开始从原点向终点前进。 当小车到达终点,挡块碰撞到行程开关SQ1,导致其常闭触点断开,KM1线圈失电,电机停止运转,小车停止在终点。 同时,SQ1的常开触点闭合,为时间继电器KT1提供电源,开始延时。
下图所示为实际电路,按下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其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通电,带动小车从原点前进,到达终点后,小车上的挡块碰到行程开关SQ1,其常闭触头断开,KM1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转动,小车停。SQ1的常开触头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KT1线圈延时(确保小车完全停止,避免可能出现的电源反接制动)。
电路图和控制电路综合图:原理:图中使用了2个分别用于正转和反转的电磁接触器KMKM2,对这个电动机进行电源电压相的调换。此时,如果正转用电磁接触器KM1,电源和电动机通过接触器KM1主触头,使L1相和U相、L2相和V相、L3相和W相对应连接,所以电动机正向转动。
如图,SB1是停止按钮,SB2是连续运行启动按钮,SB3复合按钮用来实现点动控制。当按下SB3时,动断触点先断开KM辅助常开点使接触器线圈不能自锁,动合触点闭合接通接触器线圈,实现点动控制功能。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电动机连续运行的电路图,其保护环节有:①空气开关QS:总电路过电流保护。②熔断器FUFU2:短路保护。③热继电器FR:电动机过载保护。④交流接触器KM:欠压和失压保护。⑤接地保护。
控制回路见附图:SA3,SA4,SB3为第一地的按钮。SA2,SB2第二地按钮,SA1,SB1第三地按钮。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X0变为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持,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